此缘太、少之阳气不同,故用表药之轻重亦异。石膏不能驱在表之风寒,独清中宫之燔灼。
二经表症表脉不同如此。太阴为开,又阴道虚,太阴主脾所生病,脾主湿,又主输。
”答曰“脉浮而紧,按之反芤,此为本虚,故当战而汗出也。此又培土宁风之法。
若诸痉项强,皆属于湿,愚尝疑其属燥。协热而利,白头翁汤。
更佐连翘、杏仁、大枣之苦甘,泻心火而和营;麻黄、生姜、甘草之辛甘,泻肺火而调卫。世皆推桂枝为中风主剂,而不敢以大青龙为中风之剂者,是惑于中风见寒脉,伤寒见风脉之谬也。
然除头痛发热、恶寒恶风及鼻鸣干呕外,有一件不合桂枝者,即不得以自汗出为主张矣。五六日又少阴发病之期,若谓阴不得有汗,则少阴亡阳,亦有反汗出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