由下有热而生口燥烦,由上有寒而不化生津液,虽口燥舌干,而不湿家下之,额上汗出,微喘,小便利者,死;下利不止者,亦死。风湿相搏,一身尽痛,法当从汗而解,而汗亦不可失其宜也。
若其人形气不衰,饮食尚强,当攻其未尽,自不复发矣,宜大承气汤。伤寒,腹满谵语,寸口脉浮而紧,此肝乘脾也,名曰纵,刺期门。
张璐曰:腹中既满且痛,为实结无疑,急须下之。 太阳病,发热,脉沉而细者,名曰痉,为难治。
若诊其脉极虚而芤迟者,当知极虚为劳,芤则亡血,迟则为寒,故有清谷、亡血、失精之证也。按:厚朴麻黄汤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大同,则散邪蠲饮之力居多,而厚朴辛温亦能助表,小麦甘平,五味敛安正气者也。
百合病不应吐而吐之,不解者,则虚中,以百合鸡子汤清而补之也。 若惟身烦痛而不发黄者,则为外感寒湿,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,寒湿两解也。
府属阳,两阳相比,则非如阴之凝,故寒气感则发,否则已。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,其人不渴,必遗尿,小便数。